今年以来,北林法院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司法保障需求,积极主动维护涉稻米企业等市场主体合法权益,为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。


精准服务稻米产业需求
在稻米主产区设立“稻香法庭”,集中管辖涉稻米纠纷案件,实现专业化、集约化审理。在立案、审判、执行各环节为涉稻米纠纷案件开辟“稻米保护绿色通道”,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、优先审理、优先执行,特别是对涉春耕秋收、种子化肥采购、农产品季节性销售等时效性强的案件,做到快立快审快执,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对稻米生产经营周期的影响,保障产业顺畅发展。截至目前,受理涉稻米企业民商事案件38件,已结19件,调撤率59.8%。
加强涉稻纠纷多元化解
构建“1+3+N”协同治理体系:法院主导,联合稻米产业商会、农业法律专家、市场监管部门形成合力,实现“源头预防-非诉化解-诉讼断后”的全链条治理模式,源头预防阶段,由商会收集行业法律需求,法院通过“典型案例进乡镇”活动强化警示;非诉化解阶段,依托商会调解中心,对商标争议、合同纠纷等推行“调解优先”机制,法院派驻调解员全程指导,调解协议可在线申请司法确认;诉讼断后阶段,对恶意侵权案件组建专业化合议庭,引入农业技术专家作为陪审员,建立“侵权黑名单”同步推送至市场监管信用平台。今年以来,稻米企业纠纷平均处理周期缩短40%,诉讼量同比下降30%。
健全稻米产业联合保护机制
聚焦“北林香米”品牌价值,创新开展“金穗护航”稻米日保护司法专项行动,探索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通道,构建侵权打击、风险预防、权益保障三位一体保护网。健全法商联动机制,牵头与区工商联、北林香米协会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6家单位制定《“金穗护航”稻米保护日行动实施意见》,有效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,满足稻米企业多元司法需求,意见发布以来,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,选取商标侵权、购销合同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,覆盖企业200余家。